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活动 >>> 正文
优活动
青少年视角的“一带一路”
2017-05-17 14:28:29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开启沿线国家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机遇之窗,以真诚、大度、包容的胸怀推进人类文明共进。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它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古丝绸之路凝聚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应从历史的角度回顾并凝练丝路精神的核心要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中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对世界的一份责任与担当,是古丝绸之路精神照耀当代发展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
\
青少年作为未来历史的续写者和发展道路的践行者,他们见证了大变局之下的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也深感肩上的责任与国家命运、世界未来密切相关。因此,各校开始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以青少年视角提出问题并努力寻解,希望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进青少年自身教育建设,以多元化视野,开辟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的光明前景。
1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优卡合作校)、北京十一学校的12名高中生经过近半年的研学,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对“‘一带一路’与我们的未来”进行了汇报与研讨。
 
活动由人大附中、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北京青年领袖文化发展中心共同立项的公益性研究课题,课题组成员主要为高二年级学生,由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和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担任专家组组长,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相关机构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与课题设计和指导。

\
\
李续双同学的研究着眼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长久发展,以《中方跨国企业海外经营活动中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为题,对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展开分析,就如何建设好企业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
郑汪涛同学的选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民心相通”研究:以中巴关系为例》,着眼“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民心相通”,试图以中巴关系为例,找到可供借鉴的“民心相通”途径。
沈喻非同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同辈们对“一带一路”了解并不是很清楚,对沿线国家有刻板印象,而超过60%的受访青少年对沿线国家的文化和自然风光非常感兴趣。因此她在课题《关于在青少年中推广“一带一路”旅游的研究》中提出,应该用适合青少年口味的方式推广“一带一路”旅游,比如开设邮轮项目体验海上丝绸之路、增加国家间的青少年游学活动等。
杜闻馨同学则为中国餐饮文化走出去“支招”,以《中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文化认同与推广策略——以兰州牛肉拉面为例》为题加以研究。
......
2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优卡合作校)高二学生举办了校园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分设历史、地理、文化、外交、经济、军事等专题,可谓跨学科 跨学段 跨国界。
 
同学们收集信息,了解“一带一路”构想,分组合作,经各班初选,产生“高峰论坛”的分享嘉宾。他们的出彩表现,展示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风采。
\
从经典历史事件切入,串联起古丝绸之路的发展、兴衰,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活学活用经济生活方面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情景设定剖析“一带一路”为我国和世界带来的经济发展机遇。
从文化的视角,将一幅丝绸之路文化画卷展现在大家眼前。
从外交战略与意义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外交政策。
从地缘政治、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战略选择。
......
 
课题策划李春霞认为,这样的研究一方面帮助孩子们间接地实现了“行万里路”的美好愿望,通过访谈、座谈等方式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者们一起感悟和领略路上的风光,分享路上收获的喜悦。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认真学习、领会“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开展研学,借此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好“添砖加瓦”的准备。“可以说,‘一带一路’从国家层面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增强了自信,明确了方向,增加了他们的人生选择机会,同时也赋予他们重大责任。”李春霞说。
 
“关注青少年教育,陪伴青少年成长”。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中国领先青少年校园品牌,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忠实伙伴,我们重视文化的寻根,汲取古人的智慧,守正创新。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根深传统,面向世界”,在传达“以人为本、凝聚精神、探索求真、与时俱进”的21世纪教育理念的同时,让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一言一行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