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教育 >>> 正文
优教育
李烈:小学教育不能一味强调“个性”发展
2018-03-05 10:46:50

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小学教育具有突出的基础性地位,是一个人一生所必须接受的最必要的、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小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整体素质发展的奠基阶段。基于以上思考,实践中我强调“以全面发展为基石、以因材施教为追求”,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李烈:小学教育不能一味强调“个性”发展

李烈(国家教材委委员、国家督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北京市正泽学校校长)

中国的最东边有这样一种毛竹,竹子种下去四年多的时间仅仅长出3厘米,但是到第5年开始这种竹子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每天足足可以长高30厘米,瞬间一片茂密的竹林就出现了。什么样的原因使得这个毛竹瞬间可以成为这样茂密的一片竹林呢?原因在这里,四年多的时间表面上看这种竹子只长出3厘米,似乎没有生长,但实际是它在地下长根,而且这种根足足长到数百平米,正是因为这样的发达的根系,给了这种毛竹神奇生长的爆发力,给了后续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李烈:小学教育不能一味强调“个性”发展

此基,此根,我以为是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如果说这里面讲共性,可以或用核心素养、或用关键能力指代,这些都属于小学教育中共性的问题。而尊重孩子的天赋,尊重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自主性则是个性的问题。

当前个性发展问题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化教育亦已获得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认可。很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都把实施个性化教学或教育,作为自身教育实践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个性化教育的改革方向对于长期强调并实施高度集中统一方式的我国基础教育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乃至传统文化,并不倡导个性的张扬。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整个社会环境对个体与个性价值的日益肯定,从素质教育改革的提出,到新课程改革,再到今天的中高考改革,都是这种努力的体现。

然而,无论是现实的问题还是理性的分析都在提醒我们,由于我国国情及社会发展的后发性与跳跃性,目前还没有对“个性”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在教育实践中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现象,从而对“个性”的漠视或压抑转而成为对学生的放纵。

李烈:小学教育不能一味强调“个性”发展

基于这些考虑,小学教育不能一味的只强调“个性”发展,必须兼顾共性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在个性与共性两者的辩证统一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由一,源于对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把握。

小学阶段虽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个性,存在着个别的差异性,但他/她首先是一个小学阶段的儿童,有着此阶段儿童发展的共同需要和基本共性特征,即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这种共性特征和个别差异共同构成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理由二,基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大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既要强调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能动性,满足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也要强调社会价值,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理由三,基于小学教育应有的育人功能和意义。

小学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要兼顾儿童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既要关注个体在天赋能力、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独特性,尊重其差异性,也要完成社会交往、道德品质、思维水平等方面的基本素养的共性要求。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促进这两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

进入小学前,儿童更多地遵循人的自然性生长发育,进入小学后,孩子们真正开始集体生活,建立最初的人际关系,并随着思维水平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步形成自我认知以及独特的个性。如果在这个最初的阶段,没有做到两者兼顾,或放松共性要求,或压抑个性发展,都是教育的偏颇,都会对学生今后的社会化产生不良的影响。

李烈:小学教育不能一味强调“个性”发展

尤其是,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形成当前独特的“4+2+1”家庭模式,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对孩子关注过度,一是对孩子关注不够。前者较为常见。这样的孩子在家中被全方位保护起来,处处以我为主,很少为他人考虑,极易形成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在对孩子关注不够的家庭中,父母往往由于工作或个人原因很少陪伴孩子成长。一般能够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但却无法满足孩子所需的心理关怀,甚至很少与孩子交流。学校里不乏这样的孩子,他们不是自闭症患者,但却不会与他人交流和交往,内心世界无法和外界沟通,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自我为中心”。长此以往会逐渐形成冷漠的情感和不良的人格,如果仅是顺应孩子自身的“个性”,让其“任性”发展,则丧失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和意义。

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小学教育具有突出的基础性地位,是一个人一生所必须接受的最必要的、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小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整体素质发展的奠基阶段。基于以上思考,实践中我强调“以全面发展为基石、以因材施教为追求”,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