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教育 >>> 正文
优教育
做一个会玩的老师:教育其实就是“逗你玩”
2018-05-24 15:42:29

做一个会玩的老师:教育其实就是“逗你玩”

玩是一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语词。

谈“玩”这个话题,不应随随便便,以为它可以闹着玩儿。得有足够理由让人信服:这个时代的教育,需要为玩正名,腾出合法席位。有如人们常说,为学生精神补钙,我们也要为过重学习负担之下欠玩的孩子们补玩,这也是在为他们补钙。

其一,我们承认“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玩物丧志”“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古训有一定道理,但也确认其亦有局限性。不是所有的玩皆丧志,不是所有的嬉都荒业。有些玩会长智,有些嬉能生慧。

其二,大凡有大成就的人,除了有非凡的意志、坚苦卓绝的精神,往往还保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在一定意义上,童心就是玩心。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精通十几种语言、几十种方言,人们问他何能如此,回答是“好玩”;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数学好玩”;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人之初,性本玩”,并提出,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掌握玩的技术,发展玩的艺术,还说“活到老,要玩到老”;大玩家王世襄更是玩出“世纪绝学”……

可见,喜玩、乐动是人类优异的禀性,也是人类优秀分子的通性,更是毋庸置疑、不可篡改的童性。

其三,成人自有玩的情趣和权利;儿童更有玩的天性与专利,任谁都不能横加改变与剥夺,而要与儿童的天性合作。要不然,儿童可能得到许多,却失去灵魂或根基。当下的儿童教育,恰恰在此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与缺憾。

一方面,教材与课程不好玩,有形无形中抵消、冲淡了儿童玩的意趣;另一方面,缺少玩的时间与空间,使一些儿童不会玩,或者玩不出新意、智力和智慧。我们有意于对国家与地方课程进行适当补充,这也是对儿童应该享受而又未能(充分)享受的相关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活动的一种补偿,学校有必要建立相应补偿机制,为儿童补偿更多一点玩的时间、动的空间,玩的情致、动的能力。

其四,是有不少孩子不会玩,但不等于说他们不爱玩。大凡真实的儿童,几乎都喜欢感官享受、感性快乐;常有孩子玩得忘乎所以,忘掉一切。上网、玩iPad、做低头一族,把大量时光抛掷到电子世界,这是当下很多孩子的常态,也是他们玩的主要形式,他们因而成了宅男、宅女。

我们要引导、驱动孩子从电脑前、网络上解放出来,从电子游戏的禁锢中走脱出来,投入更广阔的世界,在玩中动,在动中玩,在“玩—动”的课程里释放压力,增强体力,活化智力,积蓄潜力。

其五,大凡真正优秀的教师及其课堂,都有高超的玩的本领,都有大量动的时空。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于永正老师是一位老顽童,他的课差不多就是在“逗你玩”;而在孙双金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小手林立,小脸通红,小嘴常开”,这样的课肯定好玩;王笑梅老师潜心开发“嬉乐作文”,将儿童应做的事变成游戏,将儿童最难的事化作嬉乐,将儿童作文变成一部童年嬉游记,把江海地域文化化作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精心策划水趣、树趣、苇趣、筝趣、农趣、捕趣、采趣、割趣等多个系列的童年嬉乐活动,为儿童一生存储宝贵的体验性语文资源……这必定是儿童的欢乐季。

其六,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中都没有出现“玩”这个字眼。但它们都强调实践,强调活动,强调过程性目标和心理、情感体验。虽未有语涉,实质上却重视“具身认知”(有人称之为“脖子以下的认知”活动,其显著特征是,做中学,身心互动),说到底,它们都是对“玩”的价值认可。

我们将课程建设的旨归锁定为学会玩,并认为中小学课程不管抱定怎样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都要和玩建立一定的关联,甚至以玩为核心和灵魂。我们笃信,学活于嬉,智启于动。

做一个会玩和“慧玩”的教师

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就是“逗你玩”,教师要努力成为“玩主”。不愿玩、不会玩甚至不屑玩、拒斥玩的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学会玩。这种教师也许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德标兵、敬业楷模,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者,也不是现代教育中的创造者。很多教师挥之不去、几成通病的职业倦怠或许就肇端于不会玩。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消除职业倦怠应该从“学会玩”开始,而走向理想的教育胜境,则要从“慧玩”起步。

其一,要“立志可爱”。教师是与儿童天天“耳鬓厮磨”、打成一片的人,儿童都希望教师有一种幽默的味道,有一种可亲的感觉。“可爱”并不容易做到,需要我们“立志”并付出努力。一个可爱的教师通常是有可爱自觉、可爱自信的人。

其二,要打破禁区。一位老师让学生以“活泼”造句。“鱼儿在水里活泼地游着”,老师说不错;接着有学生说:“鱼儿游过之后水变得很活泼。”老师勉强地说:“也不错。”过了一会儿,她认真地讲:“以后考试,千万不能这样写。”多么好玩而有诗意的句子就这样被老师的正告给扼杀了,而扼杀的又何止一个句子?因此,大可不必时时处处都有兵临城下的危机感。解放儿童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必须从解放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开始。

其三,要发乎童心。郭姜燕老师有一篇教学叙事——《有一个女人叫“朝霞”》。给一年级孩子讲农谚“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时,“稳重的晓宇胸有成竹:从前,有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叫朝霞,她呀,不喜欢出门……”她为此和孩子们进行了一番辩论,“后来,我想了下,由于过分关注教学进度,错失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其实是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来理解的:朝霞这个女子在天边出现时,她告诉大家,马上会有雨的,出门要记得带雨具哦,她是雨神派来的使者……只要与谚语意思一致,怎么编都是可以的。”

事理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发生冲突时,无妨由后者逆推前者,如此教学在好玩的同时也维护了前者的尊严,相信它将能使科学真理、客观知识更温情地安顿在学生灵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