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教育 >>> 正文
优教育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2018-08-16 13:25:28

课本一直在语文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致于许多人从未想过,只学习课本能否学好语文?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中文系主任彭振老师认为,语文课本就像“组装”后的产品,固然丰富多样,但却不利于孩子系统深入地学习语文。而采用“原装”的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更符合孩子的长远发展。何谓整本书阅读?具体该如何做?彭振老师专门撰文探讨了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彭老师的方法。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一、别总说孩子没有阅读习惯

症结可能在这里

提到现在的语文课,似乎总也绕不开语文课本。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开始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之前,“一纲多本”(即同一份课程大纲,对应有多个不同版本的课本)的现象已经持续了许多年。

强调课本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一门课程,就应该由专职专人编写专门的教材。可是,我们学语文,真的只是学语文课本吗?

记得2006年刚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一门叫做IBDP(国际文凭)的课程。那时,我一边在上海市上海中学本部担任高中语文教师,一边接手了上海中学国际部IBDP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IBDP的中文课程,首先在“课本”这一问题上,就与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不同——这门课程只有大纲,没有固定教材,所学课本都是一本本的经典文学作品!

当时的我,在意识到挑战的同时,感觉更多的是兴奋和激动。因为我太知道传统语文课本的“无趣无味”了!虽然语文课本看起来也是“整本书”,但这个“整本书”的概念,和一本本文学作品的概念可真不一样。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现任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UWC)中文系主任

IBO(国际文凭组织)认证考官

资深IBDP(国际文凭课程)教师

首先,如果是说传统语文课本的整本书是“组装”,那整本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原装”。

不可否认,传统的单篇组合式的语文课本在所学作品类型、时代、风格等方面可以使语文课堂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尽可能丰富多样,但其弊端同样显而易见。

针对这种汇集各体各派的单篇短章式课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很早就说过,

从好的方面说,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但是从坏的方面说,将会使学生眼花撩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

可见,组装式的课本,即便组装的零部件再好,却始终不利于让人系统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而从孩子阅读习惯、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来说,系统学习原装的文本作品,更有优势,也更为集中。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其次,如果说传统的语文课本看重的是眼前的“短期收益”,那么,一本本的文学作品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

借助传统的语文课本,学生短时间确实可以快速了解类型多样的不同经典篇目,也可以通过单篇断章的细致分析快速掌握一些分析鉴赏技能。但如果要论及综合读书能力的培养,那整本的文学作品阅读则有其更为长远的功效。

叶圣陶先生的解释实在是通俗易懂,不妨再引他一段话:“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并且,经常拿在手里的是整本的书,不是几百言几千言的单篇短章,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还有,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回想自己多年教授两类不同中文课程的体会,我对叶老的说法深以为然。看看最近高中语文新课纲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说,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回归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提升孩子的思维方式上来。

而尽早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吗?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二、整本书阅读,怎么“整”?

说到整本书的阅读,很多家长都热衷于给孩子找一些“必读书目”。但说到底,阅读其实是一件很个性化的活动。这种个性化,不仅体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点不一样,也体现在适合不同个体的阅读方法往往千差万别。所以,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阅读方法,也不应该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

那么,整本书阅读,到底该怎么“整”?

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决不等于放任自流,无所依据。在我看来,虽然不能强调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来代替学生亲自的阅读实践,但是,如果放任学生自己随意去读,也会有失偏颇。

过往十余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老师,我们不应止步于仅仅让学生有所读,而更应该帮助他们读有所“思”,读有所“获”,读有所“进”,读有所“长”。

  • 有所“思”,即阅读应有独立的思考和深刻的反思;
 
  • 有所“获”,即通过阅读能收获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专门的学科知识;
 
  • 有所“进”,即关注和跟踪阅读的进展过程;
 
  • 有所“长”,即阅读中能增长相应的分析和鉴赏技巧。

当然,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整本书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遵循以下三大思路:

一是由点而面,“拔出萝卜带出泥”。

把整本书的精读、细读作为起点,力求通过两年时间学习13本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主题类型的作品,帮学生构筑起一个总体的文学知识框架;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一种系统和整体的阅读与思维习惯,不孤立的看待单篇短章的一篇篇文章,也不孤立的阅读和理解一部作品。

比如:我们学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在精读作品的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一起了解探究当代文学的整体发展概况,阅读余华创作《活着》之前和之后的作品,比较余华创作与中外作家的异同,了解长篇小说与中短篇的差异。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课内的整本书阅读实践能够在课外继续延伸,让学生的阅读视野在此过程中得以拓展,并逐步形成系统思维的习惯。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真正读好整本书,应该要能够产生一种由一本到多本的“1+X”效应。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二是由内而外,从文本语言上升到文化语境,探究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整本书阅读的首要任务是要走进文学作品的内部。内部是什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的内部即是由语言编织出的形象和世界,这也是文学区别于音乐、绘画等其它艺术形式的独特之所在。

由内是从对文学作品语言的品味与鉴赏着眼,通过示范、启发、类比、联想、想象等手段,帮助学生培养一种能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感受作品独特的语言组合所传递的特殊意味,去由表及里、由浅而深地解密各种文学技巧运用的奥妙。

语言的确能帮助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不过,我们的整本书阅读却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品味的小格局中,还要由内而外,从语言的理解最终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文学本身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时代、地域、题材的文学作品,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风格各异的文化历史画卷。

还是以《活着》为例,除了作品内部的人物、情节、环境和语言等方面,我还要求学生们去了解作品中涉及到的从土地革命、解放战争、人民公社运动到文革等等一系列历史背景,去探究作品中的人物行为反映出了何种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从文化层面去探究作者创作的意图和作品本身所具有意义。

由内部的语言到外部的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细致的分析鉴赏能力,更能够引导学生将目光从所读的作品转向其背后呈现的文化内涵。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三是从知到行,实现作品与现实世界有机结合。

知行合一,也是我所任教的学校,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所倡导的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我时常考虑的是如何在文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之间建立起联系,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作品与自我、作品与现实的连接点。

这里“知”指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学习和掌握,而“行”的方式和类型则有很多,它可以是情境再现、调查走访、自我实践,也可以是不同作品间或文学与影视绘画等其它艺术形式的比较探究。总之,要能从文学作品的研习中,为学生创造和挖掘有利于其省察自我和认识社会的种种可能。

在我带学生们一起读《活着》时,我曾让学生结合小说中关于某些历史事件的描述,回去采访家中的长辈,或者走访某些比较贫困的农村家庭;也曾让他们寻找个人生活经历与作品中人物经历的共鸣点;还让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活着》并比较与小说的异同,讲不同时代作品进行比较对照。

凡此种种,让整本书阅读从书本拓展至社会现实,从单纯的阅读拓展到形式多样的自主探究,让静态的书本知识学习和各类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对于整本书阅读

家长可以做什么?

如今,是我从教的第13个年头,我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仍在继续实践中。我想,教师的做法是否可行和有效,学生会给与我们最真实的反馈。就像“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我们说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好处,也探究了很多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但结果却常常未必和预期成正比。这条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不过,只要看看整本书阅读所能产生的影响,我想,就应该把这条路坚持走下去。作为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的中文老师,我发现学生通过两年IBDP课程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在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阅读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思维习惯的培养与训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有些学生之前学的是国内的语文课程,或者学的是国际学校的汉语课程,但大家在IBDP文学课程的整本书阅读实践中,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学习整本文学经典的独特魅力,也都对这种语文学习方式表示赞赏和认同。

正如我的一位学生所说,“整本书的阅读更具有一种丰富性,让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助于阅读者更好地把握多层次的立体人物和深入挖掘主题。”在我看来,一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可谓是道出了整本书阅读相较单篇短章阅读所独具的重要价值。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既然整本书阅读所能产生的影响如此之巨大,那家长该如何引领孩子们开启整本书的阅读之旅呢?

首先,兴趣激发。古今中外可选的经典作品众多,与其强加给孩子某些家长或老师认为的经典,不如首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兴趣何在。可读的整本书实在浩如烟海,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主动愿意拿起书,喜欢看书。

其次,学会“对话”。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孩子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通常会被自己喜欢的某一故事感染。我们不应该急于用固有的认知或结论去强加给孩子,相反,要学会倾听和对话,引导孩子自主表达。

最后,要树立一种整体意识。整本文学作品的“整”,是其区别于一般单篇断章组合式课本的主要特点,那么,在阅读中就应该时刻强化整体把握,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让思维局限在静态和片面之中。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他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语文学习法

 

我有一位在今年的IBDP中文考试中拿了满分,即将去往加州伯克利修读比较文学专业的学生,谈及文学于她的意义时说道:

“它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便捷、丰富了我的社交;它培养了我对于文字敏锐的感知力,以至于对人性、情感、氛围的感知与共情;它令我游历光怪陆离的世界,得窥五味杂陈的人生,跨越年代性别种族行当……或者再简单不过:文学的意义在于,它保有了我心中的清明,带来精神的欢欣——读上一本好书,我能高兴一下午,一天,一生一世。无论我今后身在何方,所做何事,文学都将是一株东栏之雪,生命之光。”

她的这番话,或许从更终极的层面上,道出了文学作品的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之所在。